芒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科芒果体育学教育集锦9篇
发布时间:2023-05-03 00:59:10

  芒果体育学生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课堂中度过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的过程,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成过程。所以,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

  我们的新课标、新教材,它的人文内涵十分的丰富。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它们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省编科学教材中,课文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人体科学、环境保护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知识性、时代感,思想性。

  科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第十一册“宇宙”这个单元,教学时芒果体育,我除了让学生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等知识外,在介绍人类探求宇宙时,我利用课件介绍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收集了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的成果、火箭发射领先世界等事例,如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太空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还有2007年10月24,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特别是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7日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再如,在讲“能量和能源”单元时,通过学习能量之间的转化,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他们从内心去体会生命的宝贵,愿意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真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还有“植物和动物”单元渗透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命教育;“水和空气”单元渗透环保教育; “我们的身体”单元渗透爱护自己身体、珍惜生命的教育等等。可见要加强科学课的德育,只要找到教学与教育的结合点,就能做到知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首先,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协调的方式结合成小组。学生都分配到一个个的小组中进行探究活动,每个人要与同伴进行协商、合作,集中集体智慧完成任务,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的素养。

  其次,在专题活动中可以适时适地的渗透德育教育。如在讲《节约能源》时,学生在调查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时,我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去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浪费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做?”结合前面讲的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使学生真正在科学课中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情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的方法,既达到了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同时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培养了孩子们互帮互助,协同完成任务的优良品质,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科学方法教育在物理教育研究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无论从当前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还是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的角度来看,做好物理科学方法教学工作,都具有鲜明而深远的时代意义。然而,反思我们过去的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不令人满意的状况:教学过程中没有令人产生震撼感觉的突发奇想;没有对知识的演进进行提示性的剖析;对某些前人曾有的谬误也只字不提;在学校实验课堂中,所做的实验就是去证实那些业已摆到面前的、且早知如此的实验;我们对兴趣和方法所进行的探讨也难以得到应有的鼓励。实际上,多年以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某种物理学思想和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而造成以上弊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科学方法缺乏较深入的教育实践研究。

  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EducationalPsychology:acognitiveview)(1978年)中,认为教学的组织不能只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也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基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课程与教学论专家也形成了一个共识:课程与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要考虑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以此为基础来开展教学,使科学方法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吻合。因此,鉴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不同、心理素质的成熟状况不一的实际,应该分阶段、各有侧重地对他们的科学方法的培养提出要求。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拟对科学方法进行探讨性的教育分类,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可遵循、便于探讨的科学方法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方法教育的策略构想。

  仅以归纳推理法、演绎推理法和逻辑法则的学生认知状况为例,对以下几个年级(年龄段)的调查取样比较,我们便能发现在不同时期青少年的差异,[1]见下页表。

  这里的得分率的高低说明一个问题,即如果训练得法的话,那么在某阶段得分率较高的项目可能就意味着训练时间已经迟于该类别方法的开发最佳期;如果得分率较低,就有可能是该项目的训练符合或者尚早于该开发期。同时说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呈现递进性和可塑性的,而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特定的科目(如物理、几何)针对某种科学方法的掌握具有显著作用。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的渐进性,从教育角度有必要对科学方法进行客观的科学的教育分类,以此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操作性和研究性。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学生和教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此我们可以着眼于这两个维度──学生学习内容维度和教师品质维度,把科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具体的科学方法,例如观察法、实验法,还是普遍意义上的诸如哲学的科学方法,都会因为教学时机的不同,被定位在不同的分类体系中。决定科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简单图解如下。

  学生学习内容维度,包括学生在观察科学现象、形成科学认识、认识科学规律以及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结构以及有关知识内容和科学方法基础的准备程度等。表现在学生已有的科学方法的基础,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心理素质的成熟状况,等等。

  教师品质维度,包括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知识的准确性、掌握教学时机的及时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学设计时,能够审时度势,统观整个教学时机,针对本单元(节)提出具体的科学方法目标,并能够抓住进行科学方法教学的最佳时机。

  对于学习环境因素(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等),它们相对而言是静态和稳定的。上述两个维度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充,其结合程度代表着科学方法教育实施效率的高低,从而也决定着对于一种科学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分类。

  1.泛基学习类。这是指每个正常儿童能够很容易接受的、广泛存在于头脑中的科学方法。它的教学实现无需特定的知识储备以及固定的教学场景的制约,而是常常能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科学方法。例如,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唯物法、运动法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2.渐进加强类。这里的“渐”并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的“渐”,乃是依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发展、心理成熟状况的演进的“渐”。

  以观察法为例,物理教师很关心在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法是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种科学方法,科学的观察法至少有两个要件:

  (2)要以“量”定论,反复观察才能防止以点盖面。此时的观察有“观测”的要义。[2]

  鉴于这两个条件,致使我们对各种观察法(长期观察法、精细观察法、归纳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定位。在低年级(例如初中阶段),物理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含量较低及心理状态不成熟的实际情况,要把教学重点落在“仪器和简单现象的观察”的层次;而在高中阶段及日后继续学习和深造中,应该把“随时间和空间而展开的观察和在观察中进行的正确质疑”的层次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加以训练。

  (1)低水平的概括,即没有经过思维的积极加工,仅凭直观的观察进行的。如钟摆的摆动、水上浮标的浮动、蒸汽机活塞的往复运动等概括为振动现象。

  (2)理性概括则是一种高级水平的概括,它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对有关内容的深刻了解,方能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层次的概括,使研究对象更加纯化和简约。如圆锥摆、飞车走壁、火车转弯、飞机水平盘旋等,虽然这几种情景大不相同,但是较高层次的归纳整理可以概括为:上述物体的运动均受到相同情况的力的作用,合力(向心力)均指向圆心。

  从学生的维度来看,科学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对科学方法进行卓有成效的意义准备。所谓意义准备,就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科学方法学习的时候,原有的物理知识水平或者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科学方法的适应性。在一个人的头脑中,科学方法的认知结构是由或多或少有组织的、稳定的概念、观念和方法组成的,这一组织的性质是分层次、分阶段的,按包容性逐渐下降的方式进行的,从而促使科学方法的意义学习具有使未分化的领域逐渐分化并获得增长的机制。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初步的摸底、调查之后,就可以避免把本来富有潜在意义的科学方法的材料当做机械的东西来教,最终使意义学习产生功效。以即时速度为例,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从平均速度过渡到即时速度的,即把一段的平均速度无限地缩小,直至这一小截线段与一点几乎无异时,平均速度就变成即时速度了。教学中,鉴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成熟状况有限,我们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微元法,在此可不必明确提出,但应当通过“s-t”图线或者“实验研究”给学生创造进行微元法学习的条件,为日后的教和学做好了应有的准备,当我们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就可以利用微元法对向心加速度的具体公式进行准确推导和计算了,这时的物理科学方法教学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意义教学。

  科学方法作为一种思维领域的知识,有其教学的特殊性,为有效地实施科学方法教育,教师在提高自身品质的同时,应该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性。科学方法是通过人类前赴后继、日积月累的努力所获取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创新。而对于学生来说,凡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所取得的对科学方法的认识都应该得到鼓励,如布鲁纳所说: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因此,为使学生在科学方法方面顺利发展,教师要确保两个条件──两种自由。

  表现为鼓励学生在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能够自由思考。这种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去追求的一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空间中积极发现并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于学生凭着自己的潜能跳跃起来能够得着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经历知识和方法的重构过程,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活动,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学生在课堂内外都会有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解题方法,姑且不论其正确与否,我们都应该准许发表、交流,并且能保证他们不用顾忌发表的后果,诸如遇到讥讽、嘲笑等。我们的学校、教师和社会不但要减少负面作用,还要通过“权威”来减少学生在这方面的精神负担,支持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芒果体育。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广纳博采的气度,能够正视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能发展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变化了的条件下也能独立地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往往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在科学课上,由教师指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进行学习以后,联系一些例子,做一些练习题,应用已学到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地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向学生展示要介绍的科学概念,然后再联系实际的应用例子,进行练习。我们通常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从一般的概念到特殊事例的过程。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用这样的讲授方式。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上课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点。学生学习的过程遵循着教师设定的路线,学会的是教师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思维路线。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曾有一位教学的名师,他有一句名言:你们学我这门课,把我这本备课笔记都记住了,以后你们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在前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学习时,所在的电子和电气工程系有一位教授,出名的骄傲。他说天下只有两个人真正理解麦克斯韦方程,一位是麦克斯韦本人,另一位就是他自己,所以学生怎么学都超不过他。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应对知识发展如此迅速的2l世纪。学生都不能超越老师,还有什么创新可言。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上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是自下而上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实,然后设法获得实证的数据,从数据出发,联系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类比、归纳、推理,抽象出与描述客观世界规律有关的科学概念。这个过程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这种自下而上的建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0年来“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实践已经显示了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成效。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不仅是科学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知识社会中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在知识社会里,知识的增长和流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论是信息的增长,还是知识的更新,速度都十分惊人。例如说,《》1周的信息量比18世纪1个人一生中所遇到的还要多。信息流动的速度和广度、提供和接受信息的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过去的世纪里不能相比的。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也是过去世纪里不能相比的。在这样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里,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必然需要随之而变化。我们的学生未来将要融入充满竞争与合作的、复杂的国际大舞台,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来自不同方面的研究表明,与工业化社会相比,在知识社会里,人具有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是最重要的。探究式学习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的有效学习方法。探究又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发现科学知识的途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科学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

  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下,看看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教学效果。

  我曾到一个学校去参观,校长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学校的科学教育早就“做中学”了。她带我参观了他们新的实验室。在实验室的黑板上写着四年级学生学习温度的学习内容,包括温度的定义:什么是温度?物体有冷有热,物体冷热程度称为温度。也写明了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刻度三部分组成。教师把黑板上的知识点讲完以后,将温度计发给学生,让学生开始做实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呢?学生也许记住了温度的定义,了解了温度计的构造,学会了使用温度计。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幼儿园的一堂探究课。教师向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展示了盛在杯子里的热果汁,然后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方法能使这些果汁冷得快一点?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了20多种不同的方法。有的建议用电风扇吹,有的建议搅拌,还有的从自己生病发烧时妈妈用冷毛巾盖在额头上的经验,提议用冷毛巾降温……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了不正确的方法,例如要把盛有果汁的杯子放进微波炉或是放进电饭煲里降温。教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提议做出判断和下结论,而是让大家充分地讨论,还让学生各自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由于是幼儿园的学生,他们采用画图的方法来进行记录。然后,教师给每个学生1根温度计、1杯果汁,让他们去做实验,并记录下结果,看谁的果汁先冷却下来。学生都很有兴趣,十分认真在动手做。期间,还发生了许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场面。1位用电风扇给果汁冷却的孩子,先完成了实验,主动去帮助其他同学。

  同样是让学生了解温度和温度计的科学课,在后一种学习方法中,学生结合了已有的经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包括提出实验设想,进行实验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怎样能让果汁冷得快一点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如何解决问题,也体验了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实验的结果、相互讨论和帮助等。对比这两个教学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不相同,学习的效果也不同。探究式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探究式学习虽然有许多优点,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但是要实施探究式科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所有的教学目标不仅不可能实现,还可能造成教学质量在原有水平上的后退。克服这个困难的关键,就是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需要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专家和教师,还包括科学家和家长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如今的学习从属于认知、理解的智力范畴,已渗透、扩展到情意、价值观等非智力领域。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是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意发展、人格健全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联系科学与人文的纽带,可以深化教育,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同时,又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完善学生个性成长[1]。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尤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正确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今,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也体验着种种科技异化带来的恶果。各种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通过STSE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客观、更全面的地认识科学,启发学生思考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双重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正面效能和负面影响。在科学课学习中,教师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造成全球性危机的问题,选取适当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原因分析、策略研究、方案设计等系列过程,学生逐渐从思想上正视科学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才不会将崇尚科学变异成对科学的宗教崇拜。在学生自主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总结中,不断让学生意识到这一切问题的出现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科学技术不仅不是万能的,而且其发展方向的迷失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极大的威胁,甚至可以达到毁灭性的程度[2]。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重视确立正确的科学价值取向。教师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尝试做出价值判断和道德分析。从牛肉生产到人类的繁殖,从自然保护区到‘克隆羊’,从水中充满雌激素的河流到布满核放射尘埃的谷地,这些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其中涉及的问题客观的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及其他社会观念。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问题,分析科学技术的使用是否尊重生命?是否尊重人性,克服了人性危机,确立了人的尊严?是否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不断深入追问和反复的价值判断、道德分析中,引导学生趋向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学生结合科学史哲的学习,逐渐转变以往对科学学习不正确和简单化的观点。学生能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成长不是一个常态的、线性累积过程,也不是一种新的事实、理论不断加成的过程。科学在不断发展中,不仅体现为“累积式”的量变,还是“革命式”的质变过程。由此,科学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而是新旧范式的转变过程。学生要促成这一转变:首先,树立问题意识,即学生在进行认识活动时,通过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产生认知冲突,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情境的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3]。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不断积极思维,对问题作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直至问题解决。其次,养成证据意识,尊重事实,重视客观求证,以严谨的态度寻找证据,学生所展示的证据越多,就越能引发对原先想法的反思,从而促成假设、预测、推理、解释、交流、质疑等思维活动的积极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最后,加强学生细心、耐心、恒心、包容心等心理品质。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即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认识事物的一些普遍方法。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由多学科知识高度聚合而成。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组成的系统,通过对概念的学习加深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学会如何使用“概念图”、“V形图”等科学思维工具之后,借助少数大概念为核心建构科学概念体系,帮助探讨事物之间的关系,关注事物的复杂性和整体性,认识和体会知识的形成和重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教材中重复性与割裂性的内容编排,打破原有教材的编排体系,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为层层深入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过程中,自主把握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借助科学思维工具给自己栽种一棵棵知识树。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抓对立、清异同、悟联系,梳理自己心中的科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清晰明了的掌握科学概念,还能更乐于参与科学实践,对重要原理的深入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推演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整合理解能力。

  科学知识,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既要建构一个个知识网络图,又要于行动体验中不断进行动态修正和知识创新。随着吸纳、类化、整合知识的增多,它不断膨胀并向外辐射,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层次愈高,知识覆盖面愈广,知识的迁移性和普涉性愈强[4]。学生在建构知识网络的同时,也在科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经由思考芒果体育、探索、研究等活动,以求真、求善、求美的有机统一作为吸纳知识、类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价值标准,剔除迷信和教条的内容,删改愚昧和偏见的理解,不盲目崇尚非理性权威的共识,通过质疑、追问、辩护、反驳、反思等行动对自身的想法负责,对科学知识进行类化、整合、凝练、提升,赋予它新的发展因子。学生在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悟科学知识、科学现象、某一科学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皮亚杰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以科学思维为核心的脑力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各种科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观察、试验、猜想、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才能让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从而让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将课堂科学探究等同于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实验)方法”,科学探究被程式化地分解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搜集证据、作出解释、讨论交流等步骤反复运行,步骤化的探究活动没有引发学生更多的科学思维,学生仅是“依样画葫芦”的进行探究活动。科学实践通过扭转课堂探究活动模式化倾向,转变固定的、按部就班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不在于追求普适的、固定的“科学方法”,摆脱探究的形式化,注重探索科学家的真实探究活动,开放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活动的源泉在于观察活动,科学课上学生的大多数科学学习活动都可以被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观察活动。分类是有比较的观察,测量是精确的观察,实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观察,分析是对观察结果关系的认识,解释是对观察现象的阐释并产生理论。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不同,决定了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的数据、所作出的解释不可能完全一致。在观察活动中,学生对观察重点的把握,对观察现象真假的辨别以及产生原因的预测,对观察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与其他同学针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及对观察结果的验证,等等,通过这些科学观察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教学来完成的,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因为其占据了学校学习时间中的绝大部分,它更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思想和个性见解的主要渠道。可是当今学校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被边缘化,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几乎成为教育的独霸,教学又成为学科教学的独角戏,教育已经被学科教学篡位。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拉穆提说过:“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教授学生其一门课程,我们就失去了这种敏感性。当课程成了惟一重要的事情,敏感性就丧失了,那时你就和学生失去了联系,那样学生就只是一个信息接受器,于是你的心和学生的心就都变得机械了。”教育的实质是情感交流、个性见解、思想碰撞等等,可它正在学校教育中隐退,从而也导致了教师对教育的敏感性流失。当教学失去了情感、失去了争辩、失去了交流,变为单纯的知识传递的媒介,学校教育就成为一种虚设。

  教育,正在被学科教学篡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地发生着。教育被学科教学篡位的前兆就是教育工作者被学科教师取代,在一线教育中,教师就是指学科教师,而不是教育工作者。如今已经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仅仅是一名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喷发而出的都是本学科的音符,缺少思想,甚至视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为浪费,生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充满着对本学科的热情,无视其他学科,教育被放置冷落。学科教师的教学字典中都是本学科的符号,教育被学科隔离,必然会导致教育被学科边缘化。如果说隔离是一种预兆,那么边缘化就是一种可怕的后果,它的实质就是篡位。它会导致教育中发生许多与教育不相符却又成为常态的东西,散落在教育的各个角落,应试教育也应运而生,这是教育被学科教学代替的必然结果,因为学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知识的巩固需要通过考试来体现,对考试的强化必然使教育失却了其地位。

  教育被学科教学篡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情感失落、创造性缺乏、是非意识淡薄等,课堂教学成为知识的一马平川,而知识的本身并没有感情,感情是传授知识的人产生的,当传授知识的人仅为知识服务时,感情也就自然消失了,对教育的敏感性也就不复存在。

  教师的心灵在学科教学篡位中失去了思想的源泉,且变得越来越机械,甚至麻木。在课堂教学中,学科教师似乎非常活跃,而坐在那里的学生也表现得非常配合。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学科教师并不在

  进行真正的教育,而是在显示教学的技巧,甚至如魔术一般地演示着教学过程。学科教学篡位了教育,学科教师是先锋,而教师掌握的教学技巧就是教师手中的兵器,教学技巧在学科教学的篡位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有其存在,篡变得貌似合理。

  研究方法的人才,而培养具有很强研究能力、有创造性的研究方法的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良好的科学情感教育不仅对学生科学知识、技能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对学生科学方法、能力和良好科学习惯的培养和养成。

  学生的情感是《科学》学科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情感态度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制约作用,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献身精神,不怕艰险,孜孜不倦地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勇敢前进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有了正确的情感态度、热爱科学的精神,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物质可以变精神,反之精神可以变物质。人的精神是物质的反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情感,形成科学价值观,形成科学精神,能促进学生科学知识、技能的积累。牛顿发现的地球引力,是物质的苹果落地现象在牛顿执著的科学精神的导引下产生的。如果牛顿和其他人一样没有执著的科学态度是不会有什么发现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情感作用,许多科学家就会被许许多多的困难所吓倒。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技能的教育的时候,特别要注重正确情感态度的教育。

  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一样也会有或大或小的困难和阻力,正确的、积极的情感会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冲破阻力,不顾一切去完成科学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从而获得科学知识、技能,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虽然没有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大,但一样也会有困难。例如:我教学的班级中有一个平时特胆小的女同学,在我上完小动物单元后的一节课前,捧着个玻璃瓶来到我前面给我看她的“杰作”,一条大蚯蚓,高兴地喊到“老师、老师,我敢捉它,你相信吗?”说完,用手一把抓起蚯蚓,举到我眼前……原来它为了研究刚毛蚓(上节课布置课外观察更多的小动物),克服了原本她很怕蚯蚓的胆小性格,而敢于去捉,去研究。多么好的“小科学家”呀!

  科学的方法有着非常严谨的要求和实施步骤,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性。科学家的精神是不仅要想象丰富,更要有严谨、一丝不苟的研究作风,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方法。在上实验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敢于,更要告诉他们光凭猜是不行的,一定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然后设计比较方法、过程,并进行实验。当实验结果出来时,不管是猜对的还是猜错的,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得到了培养,学生有了科学的情感态度,对科学的研究的方法有了更深的印象,那就是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自己的科学猜想。一个具有良好科学情感态度的人,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好的,新的科学方法,表现出很强的研究能力。

  另外,我们要有“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学会巧干,不蛮干,能不苦干成功就不苦干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这些对于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

  行为习惯作为人的行动表现,受情感态度的支配和影响,科学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情感态度,向他们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科学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又通过学生的科学行为习惯反映出来,学生在形成科学行为习惯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干扰,通过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的教育和培养,能促进他们科学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次,我在给学生做的纸车评定记录时,一个学生看到我给他的纸车评良好时竟然放声大哭,我马上给他解释为什么评他的纸车为良好级,但他却哽咽着对我讲了一件让我也差点流泪的事,原来他做的纸车的确很好,但在家里快做好的时候,他妈妈看到了,竟然说不准他再做这些“小玩意”,并威胁说要扔掉它,于是这位学生就将纸车偷偷塞到书包里带到学校来,没想到被压坏了,直到我上科学课也没能有时间修好,于是就出现了我给他评定良好级时的情景。思想观念的碰撞,不良环境的影响都没能阻止我们的学生的科学研究、创造的激情,我仿佛又看到了一百多年前贝尔迎着人们的排斥心理和旧习惯的干扰进行长途电话通讯实验……

  所以,在平时的科学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没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良好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这对学生良好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2011年浙江省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新课改最前卫的课堂:释放学习者的表达欲——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印象潘涌,朱嬉

  在猜想与验证中体验数学思维活动的妙趣——《鸡兔同笼》教学引导与点拔杨金春,廖旭

  从利用时间差打磨教学目标说起——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负数》磨课札记宋煜阳

  剖析中国文化价值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缺失现状——以人教版第一册英语教科书为例任平

  理念决定行为形式影响效果——一次家长会带来的反思教育科学论坛 周惠,丁新松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