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科学教育教案合集芒果体育12篇
发布时间:2023-05-03 06:20:56

  芒果体育[摘 要]本文认为,目前公开出版的教育学教育案例存在规范性不强、逻辑混乱、不合规律等问题,而且此类问题不是个别现象。教育案例的编写应遵循科学性的要求,即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术道德,遵守思维规律,遵守社会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编制科学的教育案例是实施有效案例教学的前提。

  [作者简介]但武刚,男,湖北黄石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教学论、教育评价学。任平,安徽安庆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

  近些年来,在公共教育学教学领域当中,教育案例的作用愈来愈得到重视:理论工作者主动收集中小学的教育事件或故事,探索其中的理论问题,揭示其规律性;实际工作者编写或相互交流案例,寻找有益的启示。这种良好的态势表明理论工作者关注教育实践,中小学教师关注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努力作理论上的反思,这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有益标识。鉴于目前公开出版的教育案例集质量良莠不齐,亟待作一些清理工作,使案例教学和研究工作能跨上一个新台阶。

  1.教育案例。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与教育案例这一概念相对应的事物,即教育实践中的人物、事件、具体做法。人们对教育案例有多种界定,这些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教育案例的特征,但是往往没有区分人们使用教育案例的范围和目的。笔者从教育学教学的视角来限定教育案例的概念。教育案例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描述性事件,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探寻或理解抽象的概念、规律和原则,掌握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具有明显的教学意义。

  典型性指代表性或个性反映共性的程度。教育实践中生动形象的故事比比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被引用到教育学教学中,难免会造成教学的盲目和低效。笔者认为,只有具备典型性的事件才能作为案例用于教学。教师只有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讨论分析得出整体性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个别特点推断群体的全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典型的案例可以是影响深远的事件,也可以是微小的细节,要求能以小见大,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同一案例,不同的教师可以透视或者挖掘出不同的内容:有的只能找到浅层的信息,有的则得出透彻的结论。教师要善于把典型的案例分解为部分,剥去那些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揭示其内部特征,推断出的整体性结论。这一过程十分复杂,稍有偏差就会造成以偏概全的弊端。

  普遍性是指符合公认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特性。教育学经过两千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已经揭示出了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育规律需要发展,但是发展不是对已有规律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虽然已有的教育规律和原则表述尚不精确,人们运用这些规律时还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但是这些规律反映了教育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遵循这些规律,就会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优秀教师成功往往背后都隐含着对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失败的教育事例中必然包含着对教育规律的漠视和背离。

  2.科学性。科学性指遵守公认的准则,遵循经过实验或实践证明了的规律的特性,指一种严谨求实的做法和兢兢业业的态度,指运用了科学方法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所具有的一种特性。“当人们说一个事物是科学的,意味着它是正确的、好的、值得追求的;反之,人们说一个事物是不科学的,则意味着它是错误的、坏的、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1]这是人们对科学性的基本理解。判断人的行为对错的根本依据是法律和公认规范,因此,科学性还指合法性和合规范性。公认的规范包括逻辑规范、学术研究规范、社会伦理规范,等等。科学研究不能搀和个人喜怒爱好,不依赖于偶然因素,是能够得到众人认可的一种真理演绎推导思维和态度,它是一种近乎绝对客观准则的判断系统。若是有了这样一种客观的判断系统,人们就能够据此判断决定一件事物的对与错。科学性的思维和态度要求人们思想、说话、行动要有充分的根据,而不是直接地发自个人的主观臆断,要遵循一定的推理规则。首要的规则是形式逻辑,它能帮助人们从已知的真理出发,经过推理,得出新的命题,或在与他人的争论辩论中,有效地说服对方。其次,科学家运用逻辑思维和实验方法发现了大量的科学规律,而且科学性也成为科学家以外的多数研究者的学术追求,用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科学性是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对教育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应以科学性为基础,做到严谨踏实、精益求精,反对马虎敷衍的态度,抛弃道听途说、故弄玄虚、花里胡哨的做法。来自教育实践中的案例时常是轻松有趣的,这可能使人产生误解,认为案例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实质上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更要求实事求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案例培训、案例研究已经逐渐被认同,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伪案例的出现。伪案例通常包括:实际上没有发生的或依据理论逻辑而“制造”的案例;一部分是实际发生了,而另一部分是虚假的案例;过程简化或省略的案例;有明显逻辑错误的案例;过于简单的案例;仅仅具有情境价值而不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伪”即是“虚假”,虚假的对立面是科学,所以引入科学性的概念至关重要。

  1.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术道德。教育案例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案例的作者和编者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学术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如果没有著名作者的有关信息,至少应该加以说明,或道歉。这才是一种严谨科学的态度,也是基本的职业规范。”[2]

  在某一本发行量达几十万册的教育学教材[3]中难得见到几个案例,在第二章“教育功能”最后有一道思考题,要求学生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两个事件(一个是案例1,另一个是案例3)。

  前几年,有报道称新疆某厂因把“乌鲁木齐”错印成“鸟鲁木齐”,多了一点而丢了一百万;又有印刷厂将“驼峰”错印成“驴峰”又扔掉了几百万。

  新疆是产棉大省,为了解决运输的困难,使棉花销路及时销售,国家曾实行“东锭西移”的战略,把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人会操作。一些人对新疆的企业考察后说,许多大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甚至是一流的,但产品却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合格的。

  这个案例无作者、无时间、无来源,读者没法甄别其真实性。报道这件事,在当时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作者是有功之臣,应该给予起码的尊重。提供资料的来源等背景信息,可显示资料的可靠性,以便读者作深入研究。既然是“事件”,就应该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我们国家发展的速度可谓惊人,新疆也是一样。缺乏时间提示,则会给学生带来误解。寥寥不到200字,还夹杂议论性的语句和笼统的定论,也缺少对事件的详细描述。

  这篇文章可能来源于《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写的《一流设备为何二三流产品》(头版头条),发表在《光明日报》1996年4月25日。可见,这事发生在1996年以前。1996年之前的事,被编进2002年出版的教材中,且重新印刷12次,到2006年12月第20次重印,累计印刷了47.5万册。编著没有修正书稿,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悖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遵守思维规律。教育研究和案例整理必须遵循逻辑和思维的规律,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规律、认识论等逻辑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规律,尤其是形式逻辑规律,如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逻辑。教育案例中主要涉及归纳推理。归纳有两种:简单枚举法、完全枚举法。如果一个陈述毫无例外地在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地方都被观察到,则这种陈述属于全称规律,在形式逻辑中用“全称条件陈述”来表达。如果一个陈述某一时间与地点里发生的一件事实,则称为单称陈述。有的人不经意中把单称陈述上升到了全称规律的高度,从而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这种所谓的规律不能解释已经知道的现象、也不能预言尚未发生的事件,更不能指导我们的活动。

  一个案例本身会存在逻辑问题,然而在同一本案例集中的几个案例之间也存在冲突。如两个案例依次排列,而案例所阐明的寓意存在矛盾。例如,有一本案例依次编排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和“孟母三迁”两个案例。前一个案例讲述了发明望远镜的故事。编者认为:“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玩的天性,通过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做游戏、玩智力玩具等孩子最喜欢的‘休闲方法’,来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动手能力。”结论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是――让他玩,让孩子游戏。”紧接下来的案例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明显,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典范。编者选择这个案例表明其对孟母教育方式的肯定和赞赏,即反对儿童游戏玩耍,这与上一个案例的核心观念上存在明显的矛盾。把矛盾的两个案例放在一起,编者又没有引导读者进行对比或批判,这样会削弱各个案例的教育价值,甚至令人困惑迷茫。

  3.遵守社会原则。建立民主公正、和谐发展的社会需要有公认的准则,这些准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共同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如民主、自由、正义、平等、人权、崇尚真理、讲求信誉,等等。若公共出版物中蕴含着违背社会原则的精神产品,不仅相关人的利益会受到影响,而且会给读者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

  教育研究,包括案例整理,应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这两个规律中,社会规律是第一位的。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普遍地遵守公认的社会原则,避免抓了教育的小道理,丢了社会的大道理。教材与一般图书不同。对于图书而言,读者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教材则是必读的文本,选择其中案例必须格外谨慎,要持有科学的态度和缜密的思考。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市的贫民窟。在这里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最后成了州长。他把自己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其小学校长皮尔・保罗的话。当时保罗发现这里的穷孩子无所事事,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却都没有奏效。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很迷信,于是在上课的时就开始给孩子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会成为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从来没人表扬过他,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州长。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时时激励他发奋向上。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每天都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最终他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这是一本教育案例书中的一个案例。校长皮尔・保罗面对玩劣的学生束手无策,他发现学生很迷信,就利用看手相来引导学生。他给予这位小学生美好的预言,并成功了。这种宏大预言对其他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手小的学生会自卑,没有得到良好期待和夸奖的学生会心灰意冷。通过手相术来教育顽劣的学生,不是合格教育者应有的作为。相信学生能行与迷信学生能够做一个大人物,这两者之间有显著区别。一个善意的谎言能否变成一个人相信自己能行的信念呢?这个案例将复杂的转化教育过程简单化。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加上校长的这样预言应验了,这对学生的迷信思想会产生强化作用。仅凭小学生修长小拇指,就断定调皮捣蛋的他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这是宣扬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任何现代教育所摒弃的错误做法。这个案例所讲述的真实故事是一个特例,作为新闻或茶余饭后的谈资无可厚非,如果选为教育案例,以显示校长的教育艺术就不妥了,因为它背离了基本的社会原则――反对迷信。

  4.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系统在它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它的环境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随意改变和创造,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在认真分析教育现象之后才能揭示它。教育是一种复杂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有一些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如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等。“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师思想。”[4]在教育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引用某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是为了说明教育规律、原则、方法。有的教育案例在论证某一教育规律的同时又明显违背了其它的教育规律,只重积极效果,却没有考虑到案例的消极影响,缺乏科学性。

  其中一名女生说:“如果处分,我没有意见;但公布处分结果的那一天,我就自杀!”这是向学校纪律的挑战?是威胁?是心声?各种不同的猜测与说法,使处理者第一次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程度。

  一年时间过去了,有心的人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儿第一次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另一个女孩儿对语文发生了深厚的兴趣,第三个女孩儿在感激学校“无为而治”的同时,发奋图强,成为班里“惟一能够背诵长篇英语课文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没有忘记事情的经过,没有忘记学校的纪律,更没有忘记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她们的教诲和期待!

  关于案例3,首先案例的来源、作者、年代、学校、事件细节都被忽略,无从考证。其次,不处分违反规定的学生,就违背基本的教育原则;处分学生,他们可能自杀,这是一个两难问题。那学生的态度很极端,学校放弃了处分,案例的作者和选用者认可了这种做法。教育者如此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教育吗?这种教育是艺术的、智慧的还是符合什么规律的呢?学生思想转化的过程肯定被作者省略了。作为教育者,珍惜孩子的生命比履行管理规定要重要,为了未成年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应该尽到教育的职责。有“冷处理”的成功教育案例,但这种处理绝非不闻不问,而是暂时的离开或不处理,给学生一个思考的余地,避免矛盾激化。通常,“冷处理”与过后的“热处理”相结合才产生了神奇的效果,这其中包含着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尽量尊重与严格要求等原则的巧妙运用。从案例中,我们没有看到学校老师做了哪些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只是简单地不闻不问,这违背启发诱导的教育原则。该学校这么做成功了,有人将其作为教育案例,似乎是想供他人仿效。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学校和老师要批评和惩罚时,学生一恐吓就没事了,这违背了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案例,将其前半部分作为一个情境,后半部分作为解决情境问题的一种办法,那就有教学意义,可以提高学生分析与处理情境化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如教师提问:“校方的做法对吗?还有其他做法吗?提出其他做法的依据是什么?”这显然不是案例选编者的预设问题,还与这一章的内容不吻合。

  笔者指出教育案例中存在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偶然的。上述各种不科学的教育案例就来自多本案例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案例的科学性问题同样明显。某省一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一本教育案例评析,全书有五个部分,共127个案例。第一部分教师篇有33个案例,其中有19个案例来自公开出版的报刊,如《人民教育》、《读者》、《教师博览》、《班主任》、《语文教学通讯》等,有10个来源于书籍或文章,有4个来源于网站。编者所谓的简要注明出处,如摘自《教学机智――教师智慧的意蕴》;摘自《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小学德育案例解读》;摘自中国基础教育网,等等。信息的模糊性使得读者不明确这些是文章还是书籍,也不知道是谁的作品。在33篇案例中,编者知道作者姓名和文章具体的来源(如何年何期)的是19篇,占58%;来源于书籍、文章、网站的文章有14篇,占42%。

  教育案例是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5]解决教育案例的科学性问题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编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科学修养,形成严谨科学的态度;刨根问底,细心考证;对照公认的规范、原则和教育理论,多加思考;同行之间相互讨论,向有关专家虚心求教;亲自实践案例、尝试性地将案例运用于教学之中,检验其效果。只要我们坚持科学性的标准,长期积累,反复实践,就能编好案例,从而丰富教学活动。相反,从书中、网站上、平时的闲聊中任意捡几个案例来装饰教学,以讹传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对于教师而言何止是误人子弟呢?没有科学的教育案例,案例教学就会陷入平庸和谬误,甚至会葬送案例教学法的生命!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增强,五争先”为主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紧密联系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把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好,让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际效果和崭新变化,着力构建有利于我县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解决紧迫问题后解决长远问题,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集中力量、集中时间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明确每项整改内容的整改措施、整改目标、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牵头领导主管,责任部门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整改实效。

  整改措施: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分步实施和“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切实加快校舍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步伐。通过到师范院校公开选聘和面向社会补员考试等方法,逐年补充教师,逐步解决教师紧缺的问题。

  整改目标:年内排除校舍危房4300㎡,建成投入使用学校6所(县五中、*县博爱小学、两碗乡中心学校、向家坝镇永安明德小学、向家坝镇马脑小学、两碗乡两碗村中心校),新建校舍面积27052㎡;启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县四中和太平乡明德小学教师廉租房建设;加快县一中建设。完成市人事局、市教育局下达的教师招聘计划。

  整改措施:认真开展“教育管理规范年”活动,以管理为抓手、规范为基点,进一步强化教育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一抓管理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教育目标责任管理,继续实行局党组领导包片联络、机关工作人员一对一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党组成员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每月不少于3次,挂点职工每年深入学校指导工作不少于30次,切实加强对学校的校园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二抓管理规范化。召开全县学校规范管理现场会,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发展。三抓教学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中小学教学常规》和《云南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法》,积极探索教学质量多元考核评价的新机制,确保减负、提质两不误。定期、不定期开展教学常规管理专项检查,继续实行教研员蹲点听课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年听课不少于100节,评课不少于50节,检查学生作业本不低于1000本。

  整改目标:全县高考上线%以上,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整改措施: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配齐、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充分激发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坚持每周两小时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网络培训、个人自学等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素质和业务水平。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在职教师参加自修、函授学习,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培训形式,拓展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考试,中小学相关学科的教材培训、校本培训、教学技能竞赛、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城乡学校对流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整改目标:全县教师培训率达90%以上,努力建设一支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德艺双馨、深受学生爱戴和社会好评的教师队伍。

  (四)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切实减轻城区小学的入学压力。

  整改措施: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将高滩小学现有在校生,现就读于云富中心小学的原高滩小学和小岸坝学生,以及云富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调整到*县博爱小学就读,盘活博爱小学资源,切实减轻云富中心小学和县一小的入学压力。

  *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要紧密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的目标,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新一代。主要任务是: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镇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的安排,科教文卫体办、镇团委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镇科协、文明办、文化站、广播电视站、镇妇联为责任单位。

  各部门在共同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总体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开展未成年人的科普宣传,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紧密联系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结合科学教材、地方课程教材的内容,提高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检查落实中小学及幼儿园科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

  3、落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4、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让未成年人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活动”,总结和展示学校成功经验以及学生的研究成果。

  5、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使普通中小学有足够的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满足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6、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结合“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参与各类培训,保持科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质,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1、深入开展以“树立科学发展观、青春奉献‘十一五’”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与祖国共奋进,与白象同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爱国爱*爱家乡的情感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

  2、大力推进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公益性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积极整合各种校外教育资源,扶持和利用各类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积极拓展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功能,增强吸引力。

  3、加快农村乡镇青少年学生校外日常活动场所的建设,同时要加强与*市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各类教育场所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4、积极推进少年儿童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培养广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竞争参与面。

  1、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4、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日活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普及科普科技知识。

  1、协调新闻媒体,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传播科学发展史和科学知识。

  1、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的成就,报道学校的科普特色,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

  2、开展“和谐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提高父母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使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提出以下要求: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资金运动规律的应用型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结合金融理论去具体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实现投资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近年来,国内的诸多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他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中体现“应用”二字的重要性,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其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更加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在教学中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注重理论,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只强调实际操作,其培养模式是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能运用知识实践操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这一特点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注重理论讲授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

  3、教学计划以学生掌握金融技术应用能力和胜任工作岗位任务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

  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或工程技术领域的需要为出发点,掌握某一专业基本的学科理论基础,以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技术为主要研究范围,应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强调各课程之间的系统性,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技术要求的实用性;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智力技能为目的,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在素质培养体系中,要把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把岗位工作能力所需要的相应资格考核作为重要内容。

  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遵循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逻辑推理方法芒果体育,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原理的系统性、概念的准确性、组织的统一性和思维的一致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即使在观念上已有所认识,但常圄于条件、环境、基础等因素所限,观望、等待、敷衍等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由于现代案例教学所体现的现实性、生动性和开放性特征,因而要求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 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学生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评判和引导,特别是金融学专业,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然而,目前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高校中,老师主要来自于传统高校,本身缺乏金融学案例学习的经验和能力,甚至部分教师还没有深入了解过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学科本身建设时间不长,加上金融学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忽视案例教学,这就使得目前在金融学教学第一线上真正具有案例教学水平的教师缺乏,更谈不上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了。

  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金融学教学开展时间不长,缺乏相关案例。现有的案例教材,大多是从国外引进,案例成旧,且案例不太符合我国金融业和金融企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不适合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目前,金融学的许多课程都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计算机、互联网、投影仪等设备和工具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但是,金融学的案例教学仍然停留在课堂上老师主讲,学生主听的阶段。学生不能具体运用知识去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然显得单一、落后。

  组织相关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教学案例。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我国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课程需要、特点和我国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结合我国金融企业和行业实际,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层次的教学案例,这样可以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金融学是一门不断变化的动态课程,还要注意根据实际不断更新和修正案例,以适应教学要求。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在我国的实际教学中,由于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入和学习案例,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导致教师普遍不愿意开展案例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案例教学与教师评估制度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案例教学激励机制,还要对案例教学与教师业绩相关的一些制度进行相应调整,使案例教学制度与其他制度相适应。另外,在对教师各项工作进行评价的规则中应加入对教师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内容,并与教师的考核和晋升挂钩,从而从制度上保证案例教学的推进。

  符合实际和教学需要的优秀案例必须依托优秀教师去挖掘和讲解,才能起到案例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随着金融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创新工具的发展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特别是前沿理论知识,对理论脉络和发展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要组织教师不断学习金融基础理论,不断讨论相关案例,取长补短,使教师的理解更加深入,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为加强案例教学的效果,要组织实践经验丰富、金融理论深厚的专家对金融学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培训。

  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具有系统性全面、连贯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对金融学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讲解,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后才能采用案例教学。而且,案例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有许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难以通过案例进行系统传授,案例教学只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要依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特点,优化和调整教学模式和培养计划,既不能一味地讲理论,也不能片面地讲案例,而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综合利用,以教会学生掌握金融技术应用能力和胜任工作岗位任务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在培养模式中适当加大实践计划,在金融学相关课程中设计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边学边实践,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中,产学研结合已经提出了许多年,过去强调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在产学结合或工学结合中探索和实践。而把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紧密联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进行产学研合作,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要理解产学研结合,就要从生产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计划,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科技发展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要。

  总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应用。在应用型本科的金融学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目的是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更丰富的教学手段,以便知识和实践能结合运用,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极大发挥,满足社会需要。这样才能使金融学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体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1] 刘任重: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1(12).

  [2] 刘建莉、杨洁辉: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10).

  [3] 王丽辉、周海燕: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8(4).

  [4] 盖锐:案例教学在应用型金融本科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和深化,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认真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党支部(总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对于积极深入推进*“桥海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贯彻落实县委“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我县科学发展的水平,至关重要;对于推动我县教育科学和谐均衡发展、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利于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党支部(总支)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创新发展理念、思路和举措,抢抓机遇,攻坚突破;有利于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

  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党组织、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要深刻认识教育在科学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习实践活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围绕县委确定的“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发展”的目标,以“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提升教育创新能力”为主题,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形势任务,从思想认识和体制机制入手,深入查找和集中破解教育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着力解决教育惠民、促进和谐中的热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思想解放达到新境界、体制机制得到新优化、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切实为全面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夯实思想基础。重点查找和解决以下5个方面问题:

  (一)在解放思想方面,重点查找和解决教育理念不适应,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改革动力不足,对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研究不够,解决办法不多,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不深、不透,不能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尤其是不重视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

  (二)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重点查找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力度不足,特色办学、人才培养思想僵化,学校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落后,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激励机制、分配制度不能很好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问题。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查找和解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不快,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不够深入,教师从教行为仍需规范,教师流动机制、教师队伍管理办法不够完善,家长评教、社会评校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等问题。

  (四)城乡教育均衡方面,重点查找和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协调,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尚须整体提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等问题。

  (五)在作风建设方面,着力查找和解决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心态浮躁、好大喜功,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利长远、打基础的工作不重视,以及掩盖矛盾、报喜不报忧,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问题;着力查找和解决整体效率不高,人浮于事、办事拖拉,工作程序繁杂、节奏不快、各自为政,甚至、推诿扯皮,不重视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服务态度不够好、服务本领不够高等问题。

  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育人质量进行。坚持从实际出发,下大力气解决社会反响强烈、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类突出问题,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实践行动,充分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传达、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关精神和要求,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发动。二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摸清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三要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以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为总主线,确定活动具体目标,谋划活动具体载体。四要搞好动员部署。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作动员报告,向局机关及直属党支部(总支)党员干部全面部署学习实践活动。局联系领导参加所联系督导单位的动员大会。

  (一)学习调研阶段:2009年3月上旬至5月下旬。这一阶段整体要围绕“解放思想、形成共识”进行,通过学习调研,进一步强化科学和谐发展教育的共识,进一步树立科学和谐发展教育的理念,进一步理清科学和谐发展教育的思路。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主要抓好五个环节:

  1、开展“党员教师大学习”活动。各单位要制定学习计划,明确任务要求,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习,强化理论武装。要采取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典型宣讲、微型党课、知识测试等形式,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联系教育发展实际,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及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学习全国、省、市、县“两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央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及中央和省、市、县委领导同志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县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学习《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党员领导干部要在通读有关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并带头作1次学习报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要求在职党员记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离退休党员可根据实际提出更具灵活性、针对性的学习要求)。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2、开展“领导干部调研”活动。局党委领导班子和直属党总支领导应结合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各自职责分工,确定调研课题,形成调研报告。调研课题必须紧扣学习实践活动要求,每一项专题调研都必须深入,要有情况,有分析,有推动工作的建议措施。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集中一星期左右时间,深系点开展蹲点调研。

  3、开展“干部教师大家访”活动。以“察民情、解民忧、顺民心、保民安”为指导思想,教育局及有关学校(单位)领导带领广大教师深入学生家庭,认真开展民意调查。坚持把开展“大家访”活动作为加快全县教育发展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机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大家访”活动中,要求各学校始终围绕查找问题这一中心,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要求。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都要认真进行合理的梳理和归类,并列出整改台帐,对整改措施进行细化、量化,落实到人,明确完成时限。通过整改,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为确保“大家访”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实行“大家访”工作台帐制度,建立活动督查考核制度。

  4、开展“党员教师谈师德”活动。以谈师德促进思想进一步解放,理念进一步更新,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一是开展“我谈师德”讨论活动。在党员教师中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反省自身教育行为,查找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师德情况,剖析师德情况现状及对策,探究学校开展师德教育工作的途径。二是开展“师德高尚我先行”实践活动。大力弘扬良好师德师风,注意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采取多种方式将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5、开展“党员校长创新论坛”活动。以“创新学校管理”为主题,组织全县中小学党员校长结合自己的校情和工作实际,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宗旨深入探讨,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管理水平。

  (二)分析检查阶段:2009年6月上旬至2009年7月中旬。这一阶段要重点围绕“民主恳谈、理清思路”,通过召开生活会、撰写分析材料、组织开展党员群众评议等形式,集思广益,切实查摆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主要抓好三个环节:

  1、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局领导班子和有关学校(单位)班子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并对照县人大评议教育征集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在解放思想、作风建设等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检查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各领导班子成员要撰写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材料。所有党员都要参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多侧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形成领导班子专题分析检查报告。局党委和直属党支部领导干部要在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成果的基础上,紧扣十六大以来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工作要求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等。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和分析这两个环节,主要领导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初稿形成后,经党委(支部)扩大会议充分讨论修改和完善。同时,普通党员也要认真开展对照检查活动,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制定整改措施。

  3、组织开展专题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要坚持代表性、层次性和广泛性的原则,合理确定参评人员范围,要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员参加评议。参加评议人员可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评议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方式进行。评议中的正确意见,要及时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来。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局党委的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经县委督导组审核后,报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备案。

  (三)整改落实阶段:2009年7月下旬至2009年8月下旬。这一阶段,在解决群众反响强烈问题的过程中,重点破解一些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为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主要抓好三个环节: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注重可操作性,并明确整改工作责任主体、整改措施、整改重点、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努力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整改落实措施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做到“五明确”:整改落实内容明确、时限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责任人明确,并建立整改落实台帐制、承诺制、销号制和通报制,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监督,并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局机关和直属党支部(总支)要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组织力量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明确哪些具备条件,在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通过努力,在近期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有可能解决的问题。要侧重解决关系我县教育发展的重大措施等问题,办好各项惠民实事,把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对重点问题,可成立专项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是关注教师发展,在实施人才强教上寻求新突破。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入实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增强教育科研实效,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关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建立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减轻教师过大的工作压力。关注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完善教师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做好义务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岗位设置比例,提高名师、骨干教师的津贴标准。继续实施农村教师安心工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宿舍楼建设。关注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规范教师外流外调现象,进一步扩大教师区域交流的范围,增加教师交流的数量。

  二是关注学生发展,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寻求新突破。关注学生的品行教育,牢固树立德育首位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关注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关注学生教育评价的改革。以科学多元的学业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质量监测工作。

  三是关注学校管理,在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上寻求新突破。关注学校的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转变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关注学校的改革与制度创新,建立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学校的特色办学,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鼓励学校创造和发展学校特色,积极打造办学品牌。

  四是关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让人民群众子女接受优质教育上寻求新突破。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加快学校破旧危房改造力度,加快完成7个续建和其他筹建工程建设任务,*三中迁建工程动工举建,协助乡镇完成6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运用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和学前教育奖励经费,大力拓展学前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70%。不断加强贫困学生助学力度,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芒果体育。不断加大对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帮扶力度,所有民工子女来象就读免除借读费。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改善学生伙食,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饱。

  五是关注作风建设,在提升教育形象上寻求新突破。抓好学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家长评教、社会评校活动。做好教育信息宣传工作,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宣传的途径、方式,认真策划学校重大宣传题材,抓住机遇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氛围,保证报道质量和深度,全面提升*教育的整体形象。抓实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质量,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树立文明规范的文明机关形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机关干部队伍。

  3、完善发展体制机制。要把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清障除弊、破难建制”行动,按照“废止一批、完善一批、建立一批”的要求,对现有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完善。对涉及全局性的体制机制问题,鼓励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后,各单位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发展,群众满意”测评活动。要以群众评议为主,采用书面问卷、座谈访谈、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测评对解决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的满意度。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上述三个阶段的活动安排根据县委的总体步骤进行,但考虑到学校暑假放假,有关学校的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可以适当提前,原则上要求在7月中旬结束,具体由各学校按照教育局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作出安排。

  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党支部(总支)要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并坚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灵魂贯穿始终,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点贯穿始终,把建立健全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核心贯穿始终,把走群众路线作为根本途径贯穿始终,把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为关键贯穿始终,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一)落实组织领导责任。教育系统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局机关及直属党支部(总支)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和日常工作。有关学校(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抽调精干力量参加具体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具体抓。局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向有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学校(单位)派出督导组,各学校(单位)也要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督促指导,防止活动走过场、出偏差。

  (二)明确活动对象。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对象为教育局机关、教育局党委直属支部(总支)全体党员干部。上述单位聘用、借用人员中的党员,一般应在聘用、借用学校(单位)党组织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对离退休党员,要视其身体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他们参加活动。

  (三)鼓励探索创新。一方面,要严格按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方法步骤开展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另一方面,“自选动作”有创新,要根据工作实际、人员特点,尤其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研究探索更为生动、更有针对性、更能取得成效的活动方式,努力把本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学校科研档案是广大教职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还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全面反映了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是评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窗口”,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和教研工作必不可少的资料。“以科研为先导、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随着教育科研在学校的蓬勃发展,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教育科研档案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基本环节在学校教育科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管理是否系统、规范、科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教育科研档案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学校教育科研活动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科研档案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条件。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研究都要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档案,都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化,学校教育科研也不例外。通过查阅完整的档案资料,可以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在吸取前人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基础上提高研究质量。学校教育科研档案真实地记录了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记载了前一阶段科研人员的思想、方法和经验,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从教育科研的选题、计划的制定、实施研究到成果的整理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整个研究过程都需要吸取和借鉴已有的成果。

  2.教育科研档案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不断总结、积累、借鉴、发展经验的过程,这就必须依赖于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教育科研信息的有计划储备;依赖于直接记录反映人们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教育科研档案。实践表明,利用教育科研档案材料,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和走弯路,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科研效益。

  3.教育科研档案是教育科研管理的依据和参考。无论是科研规划的制定还是科研课题的立项评审,教育科研档案都能为决策提供依据。此外、课题的立项、进度、结题、专著,先进评选、教师职务评定、晋级……,教育科研档案都可为之提供详尽完备的事实依据,发挥其考查和凭证作用。

  4.教育科研档案可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教育科研档案记载了学校教育科研的经验、教训与成果,利用教育科研档案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宣传,能够让教师看到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教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坚定科研兴教的信心,自觉地投入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教科研档案的建立使得教师科研工作的好坏以及水平的高低有据可查,有利于激发教师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教育科研档案在学校教科研中发挥着众多的重要作用,但令人忧虑的是:学校教科研档案在管理上却存在种种问题。

  1.教育科研档案收集不齐全。原因是:多数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研成果的与获奖,轻视科研档案资料的平时累积工作,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2.学校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缺乏。他们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什么一定要归档,放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3.教育科研档案制度不健全。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科研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4.教育科研档案重心偏离。在科研档案中,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传统简易设备多,现代化管理工具少,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科研档案材料。

  鉴于此,教育科研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材料少;复印件多,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以及科研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认识、完善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进硬件设施诸方面着手提高教科研档案的管理水平。

  1.提高全员对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的认识。教育科研档案的形成过程反映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学校要加强宣传工作,增强档案意识,尽可能成立教育科研档案领导小组,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学校领导、教育科研负责人、教师和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把它列入自己的职责中去。加强对教育科研档案工作的领导,从人、财、物等方面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搞好档案管理、提高教育科研档案的效益,能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规划、组织,落实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2.建立健全教育科研档案的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科研档案的管理必须依赖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学校要根据档案主管机关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学校特点和教育科研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要保证教育科研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必须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要制定《学校教育科研文件归档规定》《教育科研档案分类编号试行方案》,明确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加强对教育科研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的检查、协助和指导,并且对教育科研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系统排列,保持教育科研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总之,为了实现教育科研档案的有效利用,要逐步制定有关制度,采取有效方式,才能为学校教科研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实现教育科研档案的最终目的。

  3.提高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在教育科研档案管理过程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所以,(1)重点抓好学校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其爱岗敬业,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依法归档;(2)要注重对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外出学习;在抓档案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各学科知识的积累,特别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像多媒体在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等,要经常创造机会让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其档案管理先进经验,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4.实现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档案是时代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无限生机。学校搭建的网络平台使档案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更是将信息共享推向极致,学校教育科研档案的记录、存贮、整理、加工、查找、报道、交流等都在网上进行,如BBS的运用,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论文、课题立项等资料上传到网络,再由教育科研处室的人员进行筛选、整理,然后将结果直接在网上反馈给教师。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直接点击教育科研处室的资料库就可将教育科研档案进行定期归档,如下图:

  综上所述,推广与应用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科研的目的,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对教育科研档案进行开发利用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要着眼于利用,使“死”的档案用“活”,更好地为学校教育科研服务,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

  建立学部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全面负责学习实践活动,与领导小组成员商榷制定实施方案,提交给党员大会讨论修改,重点抓好第一阶段工作。由组织委员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二阶段工作,学部副主任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三个阶段的工作。

  建立学部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小组,由各部门及教研室推选党员教师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组织相应阶段的小组活动,分会计教研室学习小组、信管教研室学习小组、传播教研室学习小组、行政学习小组、学生党员学习小组。

  二、秉承中央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认真组织实施学校的有关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支部委员、行政领导、各教研室、行政部门骨干党员教师为重点,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支部与学部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对现实的迫切需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的发展的工作机制,更好地把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改造世界观,切实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为学校实现“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做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核心在于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达到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目的。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实践活动中对学部发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共识,使工作目标更科学、更明确,理念更科学,方法更科学,促进工作全面、顺畅、有效的开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通过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发展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着重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能力”——即:开拓创新能力,“四种本领”——即:准确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本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本领,善于集中各方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本领。

  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创新机制的建立,破解发展难题。学校正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还有更多、更高的期待,同时在快速发展阶段,这些问题的解决面临着种种困难,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研讨,找出利用现有条件采取创新的方法解决存在的各种难题。

  通过实践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发展成果,在促进科学发展上出实效、见长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城区建设、落实“学有所教”行动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市、区委的安排,*区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范围是:区教育局机关、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区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承担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全区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发挥着保证教育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和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学有所教”行动计划,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区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之中,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实效性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方法不多,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还不够深入,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育系统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更为必要,更为迫切。

  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教育在科学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当前形势下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促进校(园)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以好的作风把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全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与和谐稳定,为扎实推进“学有所教”行动计划,实现*区教育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1.准确把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和省委、市、区委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紧密联系教育实际,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教育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努力把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开创全区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

  2.准确把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

  党员干部受教育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要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思考三个问题(简称“三思考”):一是思考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不忠诚?二是思考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透彻不透彻?三是思考抓工作扎实不扎实?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规划未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上水平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要确保科学发展真正上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简称“三创新”):一是要创新发展思路;二是要创新办法措施;三是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增强信心、增强责任、增添力量,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在坚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学有所教”行动计划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校(园)和谐上见到新成效。

  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要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必须落实“三个为本”,促进“三个发展”(简称“三为本”、“三发展”),即教育以校(园)的发展为本,大力促进校(园)的科学发展;学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要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切实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好一批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事情,让人民群众亲身体会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实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的过程,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准确把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就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紧密结合教育发展实际,对教育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再认识,形成新共识。突出实践特色,就要在抓好理论武装的同时,紧紧围绕落实“学有所教”行动计划,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确定学习实践活动载体,把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统一起来。贯彻群众路线,就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就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认真总结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查找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

  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以区教育局和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准确把握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扎实做好思想、组织等准备工作,认真学习借鉴全省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个总载体,开展“三思考”、“三创新”、“三为本”、“三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突出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突出真抓实干,重点抓好确定活动载体、找准和解决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各参学单位党组织要认真学习上级党委有关精神,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实事求是地确定具体目标,找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结合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活动主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参学单位要针对一些党员干部中可能存在的思想问题搞好思想发动工作,组织开好动员大会,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作动员讲话。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2009年3月——4月底)。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谋划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统筹抓好学习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工作。

  1、精心组织学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同时要认真学习党的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近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导班子要分别采取中心组学习、小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学习培训。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精心选择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进行剖析,尤其注重把总结分析事件教训与学习正面典型经验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区、落实“学有所教”行动计划,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各参学单位要着重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作出的决策部署,针对影响和制约全区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认真研究确定调研课题,由县级和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领题开展调研。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群众走访、开展问卷调查、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和激发各界人士、群众为教育科学发展建言献策、问计于民、广集民智,全面掌握所调研问题涉及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写出调研报告。要把深入调研与深化学习,与查找和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3、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教育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谋划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坚持领导带头,坚持实事求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

HTML地图 网站地图